Skip to content

Interview

Abstract

这里记录一些参与过的面试、答辩的反思,留予自己与读者为戒。(但不是所有坑都自己踩过,有的是“见不贤而内自省”,有的是自己附加的思考)

2024.10.11 浙江大学一等奖学金面试

形式

  • 一组人数: 6 ; 面试官人数: 3
  • 时长: 15-20min
  • 目的: 检验资格
  • 流程: 每人自我介绍1min -> 每人被提与所提交材料、自我介绍有关的1~2个问题

反思建议

  • 平时多努力,“做多事”不如“少事优”(除非你真能量化做了多少)
  • 提交材料、申请理由一定一定要严谨真实,人家是根据这个提问的,这不是获奖感言
  • 自我介绍要“过度准备”,准备200%,实际80%,准备100%,实际40%
  • 自我介绍挑重点,不要给自己留下模糊的“质询余地”
  • 遇到面试官问无关痛痒之事(如申请理由不规范),诚恳道歉,说明下次改正
  • 既然是提交过的、介绍过的自己做过的事,请务必保证能够拓展 (比如研究人工智能神经网络,你不会不知道前几天公布的诺贝尔化学奖是用了人工智能预测蛋白质结构吧)(还好正好关注过,越努力,越幸运)

2025 计院“蒲公英”创新大赛(“挑战杯”校赛)计院模拟答辩

反思建议

  1. 强调“不做什么”会“...”(反向强调重要性)
  2. 结尾“主题图片背景”一句话、两个强调、变色数字
  3. 注意不要触及利益链(“质疑公益组织的过程不透明,以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4. 有时吸引人的“下上”语气,从容
  5. 展示答辩时要提前熟悉
  6. 尽管一直在说,但语气要让人感觉有主线(而非“散词”)
  7. 对其他类似产品的调研,分析优势 (8. 面对专家的提问、建议,真诚地回答,适时承认不足)

2025.4.11 计院 SRTP 立项答辩

形式

反思建议

  1. 礼仪(如最后鞠躬时手放哪里)
  2. 请务必“站好”,非必要不要“摇头晃脑”“左摇右摆”“扭扭捏捏”,(推荐:“机器人式铿锵自信的动作”)
  3. 注意事前准备,事前能背稿,答辩时结合PPT(不脱稿)才能“讲”得流利,(话说讲台上可以带讲稿,而且从答辩教室结构来看,并不违和)
  4. 尽量多看专家、观众(再不济也要是大屏幕PPT),而非“低头狂念”
  5. 答辩时注意专家提出问题的类型(“疑问”or“建议”),“疑问”需要尽量为自己的项目辩护(将问题引导至“不重要”/“其实没有这个问题”), “建议”需要边虚心接受,边说明未来做法,边感谢。(话说为什么别的组都有“建议”,我答辩后好像3个问题都是偏“疑问”,不是吧,我感觉我准备的、讲的算认真了?枯了😭)
  6. 回答问题前,先:“这个问题非常好”“对,这确实是一个重要问题”......(提高交互感)
  7. 声音大一点显得自信
  8. 准备时注意效率,SRTP不是你的全部,立项答辩更不是,认真准备但不要以为投入时间长就好;结果受很多因素影响,太过在意你就输了🥲

PPT

  1. 一页PPT出现时可以加一点动画,提升“动感”,但尽量“一次出现完”(除非有分批需要)
  2. PPT最后可以绘一个项目总览图(总流程图)(其实我已经做到了🤣,可惜回答问题时为了方便,还是翻回了前面的详细内容,没怎么用上)。讲解结束后、回答问题前,PPT放回这一页,而非“Thanks”页
  3. 如果你项目与“中国传统绘画”有关(如...视觉-语言模型),PPT可以多带一些传统内容(背景、图标、插图)(好看、主题相关)
  4. 介绍已有研究(论文)时,可以放上他们论文的“核心插图”(PPT更好看),下面配上简称,更好的是“GIF”动图或视频。
  5. 尽量每一页都有名词对应配图,流程、结构配图形式多样
一些问题
  1. “你们项目实现的最大难点”
  2. “你们提到的方法中...存在...固有问题,你们怎么办”
  3. “你们的系统比较大,输入输出时耗方面会不会过大”

  1. “你...创新点为什么创新”
  2. “...领域事实上比较广,你们属于哪个?解释一下”

  1. “你们这个项目(包括类似研究)的最大难点其实还是...需要...你们这方面怎么办...”
  2. “你们提到了线下复现现有其他研究,你们得出的结果和他们的是一样的吗,如何证明结果变差不是你们复现时的自身问题”

  1. “请再讲一下...部分,...,你们...是要干什么,可以举一个具体例子解释吗?(输入、方法、输出)”
  2. “你们项目的主要挑战在哪?”
  3. “你们这个准备用于哪些场景?(如果你说目标泛化,尽可能多,专家会告诉你这样做的难点,建议你聚焦一两个)”

  1. (智能导盲设备)“硬件方面,你们的创新点在哪里?”
  2. “你们是准备将计算放在硬件上还是云端还是有别的方式?”

  1. “可不可以再讲讲你们这个系统做出了后的作用”
  2. “你中间说到了...目标,但其实目前很多研究都表明这不太现实,存在...问题,你可以多看看相关文献,可能最后达不到这个目标?目标可以稍微降低一点”

2025.5.24 暑假社会实践面试

形式

  • 一组人数: 5 ; 面试官人数: 4
  • 时长: 40min
  • 目的: 选拔(咨询QQ群里有300+人,但实际应该不是所有人都报了,有4个项目,每个15人。我是选了2个志愿,其余2个不服从调剂)
  • 流程: 每人自我介绍1.5min -> 每人被提2~3个问题,每个问题1.5min回答时间(自我介绍相关 + 预设团队实际遇到的问题,根据报名时意向分工提问) -> 向面试官提问项目细节(不计入评价)
  • 相关推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3u-1B2Mw86lsvJ2UpKx9Rg

反思建议

  1. 怀疑“自我介绍”是说给同组其他人听的,面试官提问好像都是根据报名问卷上的自我介绍,不过两者其实差不多,前者可能更详细一点
  2. 自我介绍没必要谈自己的缺点,你以为这体现你的谦虚?旁人听起来没感觉,浪费时间。实话说,这种如此进率低的选拔式面试,展示自己优势的时间都不可能足够。
  3. 像这种人数少的小场合,面试官都是学生,感觉自我介绍带讲稿(介绍时放桌上随时看)也没什么问题。这样有助于减少准备时间,以更放松的心态介绍(没人说你“啊呀呀,你怎么能带讲稿,是不是没认真准备”之类的话),当然前提是你的自我介绍足够流畅(与他人交流,而非单纯念)、充分体现你的优势,你足够自信。
  4. 自我介绍中的能力要真实(前面几个面试反思也说了),对第一分工志愿的要尽量了解,预设场景的提问确实很有思考量,例如:
    • 意向“调研”:万一你调研、交流时全场冷场了,你怎么办?
    • 会“拍摄、剪辑”:当场设计几分钟的宣传视频的内容,提出创新点和思路。
    • 会“自媒体”:抖音宣传词条设计及原因,自媒体平台互动活动构想。
    • ......
  5. 平时多做事、多思考、少低级娱乐,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积累荣誉与经验,才是面试的“底气”,才能让你在面试中游刃有余(这比面试前针对性的准备更有效)。
我自我介绍时带的讲稿

......(基本信息与问候)

我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曾获浙江大学一等奖学金。

首先,我长期保持分钟级的生活记录习惯,详细追踪每日活动并进行总结,相关记录在我的博客上可以找到,这种习惯使我在信息整理和时间管理方面具备独特优势, 我有信心能够为团队提供详尽的行程记录和素材整理,为后续的总结和报告撰写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我具备丰富的项目经验和团队协作能力。我曾在10余个课程、项目中担任组长,,积累了宝贵的团队管理与合作经验。

我是...班的宣传委员,还曾参加浙江大学学生会宣传部,期间学习了一定设计和宣传技巧,参与制作了班团大赛、蒲公英赛等的海报。 同时我有前端项目构建方面的经验,我能够利用实践过程中积累的调研文案、多媒体资源、行程记录和同学们的感想体会等素材, 独立或与团队协作开发一个交互式展示网页。 这将为我们的实践成果提供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展示平台,成为结项答辩中的亮点,生动呈现我们的实践历程和收获。

在专业技能方面,我拥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尤其在人工智能领域有所涉猎。 我的SRTP项目方向正是人工智能,这与深圳作为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前沿阵地、人工智能创新高地的定位高度契合。 我坚信,此次实践将为我提供与行业顶尖企业和科研人员交流的宝贵机会,对我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我深知此次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难得机遇。 如果我有幸入选,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投入到每一项任务中,充分发挥我的优势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 感谢聆听我的自我介绍,期待有机会加入此次社会实践项目,与各位一同探索、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