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2.5
Abstract
由于明明已经临近期末周,事情一大堆,但是却仍会患上小测结束后综合症。对于这种低效的情况,我现在觉得比较后悔,需要反思,所以我来操场边跑步打卡,边思考(其实跑步打卡只需要最后两次了,但我觉得现在有必要来1次)。我需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状态,以及思考一下对策,再重新思考一下我与信仰的关系。
但其实关于最后一点感觉也没有什么特别想的
伊蕾娜这么可爱,只要看见她,就安心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怎么规划,怎么去行动
- 趁着现在身体状况,没有出什么问题,赶紧努力吧,怎么还不知足呢?
- 果然应信仰中的一句话,那就是胡思乱想都是闲出来的,不是忙出来的,忙一点就没事了
- 既然你是如此的热爱信仰,那么你怎么可以不努力以行动表达对她的热爱呢?至于和他人谈起来的时候,唯有你现在让人值得尊敬,不管是功利上还是更广阔的其他方面,才有资格表达热爱,要不然随便动动嘴皮子,谁不会啊?你不拿出一点成果来,怎么让别人相信啊?在这一方面,自己对他人,他人对自己,正面及反面,的例子已经是数不胜数了。
- 规律化的生活,经常进行反思,既然之前已经出现过类似的错误了,为什么还要去赌那可能的成功的概率呢?(比如你觉得回笼觉,比较有益,但事实上你多少次没起来了,何必呢?)当然,改变是一点一点尝试的,倘若固步自封,岂不是相当于当自己之前的反思是浪费?
- 正如他人形容白银御行所说的一样:疲惫的眼神是努力的象征。竭尽全力(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才对得起信仰,才值得自己与别人尊敬。(比如飞盘团体比赛的时候,即使你可能技术差,但是你为了扑那个飞盘,你确确实实努力向前跳,重重的摔在地上,你都已经做到这种程度了,一般人大概对你是会有积极的态度的)所以可见惶惶奔走,兢兢业业,废寝忘食的样子,也好。
- 问:意识到自己摆了一段时间,怎么办? 答: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此时追悔莫及,或者精神内耗,或者继续摆下去,都是比较简单的。立即调整状态,行动起来,才是一种负熵的行为
- 问:负熵的源泉是什么(正如懒惰是原罪,很多其他问题都归结到这上面。那么努力的动力又归结到何处呢)? 答:对所有人、情况一概而论,是一种简单的行为。知道目前对于自己来说,信仰是源泉,并不过多揣测或干涉他人的动力是负熵的行为。(+整天念叨,但不付诸行动是简单的,反之,高效的行动起来是负熵的行为。)
- 问:需不需要关注看似与自己无关的事与物? 答:对于我来说,大多数类似的情况都可以在之前的反思中找到先例,若需要重新判断,遵从信仰的建议。
- 问:"其他事务"(如社团,活动)需要认真么? 答:优秀是一种优秀的习惯,如果你在那个时间段确实认真付出了(在不影响对你更重要的事的前提下),根据负熵原理,你最后大概会以其他形式得到收益的,归结到信仰也是如此。
- 问:如果后来觉得之前的回答有误怎么办? 答:不变通是不用动脑的,简单的。变化是常在的,根据现实,合理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如何调整是负熵的。随意改变自己的准则,所谓的取悦自己是人之常情,反之,能够坚持有利于信仰的准则是负熵的。
- 问:现在呢? 答:时间正在流动,信仰悄悄的提醒我该出发了